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崔晓晓主题绘画全国巡展在京开幕。
在这组画中,崔晓晓分了14个篇章,精心选择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的14个重要节点——重大战役、重要会议、重点事件。从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开始描绘,一直到甘肃会宁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场景展现,以14个连续的篇章,200多幅作品,基本囊括了红军长征的重大历史关键,接近完整地呈现出红军长征的详细过程。其中大型油画16幅(组),最大的一幅是长10米、高2.4米的《翻越雪山》。围绕长征这一主题,画家采用了多种创作材料,如水彩、浮雕、瓷板画等绘画表现形式。
“伟大的长征——崔晓晓主题绘画全国巡展(北京站)”开幕式嘉宾合影
值此契机,雅昌艺术网对话崔晓晓,谈谈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中,主题绘画语言的建构。
重走长征
雅昌艺术网:历史题材创作有很多主题,你为什么选择画《伟大的长征》这个宏大的主题?
崔晓晓: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永远值得后人追忆的。
“伟大的长征——崔晓晓主题绘画全国巡展(北京站)”开幕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许向群致辞
崔晓晓向美术评论家黄丹麾介绍作品
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穿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史无前例的壮举旅程,悲壮豪迈。可是,如何表现,表现哪些场景,着实让我思考了很久。
在查阅了大量党史资料后,我逐渐明白,重走长征路,只有深度体验之后才能更准确的表现长征。于是,诸多思考后,我决定重走长征路,切身体会长征精神。
2018年,我出发了。我把江西瑞金作为起点,分三次,耗时两年有余,走完了全程。应该说,即便在长征结束80多年后,在物质、交通条件已经便捷的今天,重走长征路依旧是困难重重。
伟大的长征——崔晓晓主题绘画全国巡展(北京站)研讨会现场
长征路大多是在山区的乡村,即便到了今天,有些乡村交通仍然很不发达,有时候为了等一辆车,或者等着合适进山的好天气,都需要很长时间。红军那时候急于战略转移,物资匮乏、食品短缺,等待很考验体能、意志。
雅昌艺术网:除了交通不便,长征路上的自然环境也十分恶劣。
崔晓晓:对。我是在8月份的时候去的四川雅安宝兴县。宝兴县地势崎岖,全境褶皱密集,断裂发育,地貌以高山为主,全境相对高差达4000多米。
美术评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池瑜研讨会发言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杂志编委会主任续鸿明研讨会发言
尽管在此前做了准备,带足了羽绒服、羽绒背心和登山装备。但到了后,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从宝兴县城到夹金山山顶,全程不过百余公里,但路况却极其凶险。气候稍有变化,夹金山全山便会出现一山四季的情景。而且,夹金山的盘山公路一侧,便是万丈深渊。
我和司机从上午11点钟进山,100多公里我们走了四个多小时。山脚正在下雨,到了3000米左右高度时,就开始飘雪花,再往上走是大雪,然后是冰雹。路面很滑,路的旁边又是深渊,非常危险,崔晓晓说道。
红军翻越夹金山是在80多年前,许多成员都是南方人,穿着十分单薄,也没有任何辅助过山的设备,粮草、衣物都没有充分的准备,只有一件薄衣。这让穿着棉衣、坐着汽车,曾有过八次登青藏高原经历的崔晓晓感触很深。“他们随时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翻越这座雪山,过程中根本没法停下。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评论家许向群研讨会发言
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特聘美术学博士生导师黄丹麾研讨会发言
雅昌艺术网:重走长征路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震撼您的事情?
崔晓晓:震撼我的事情很多,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是行至广西灌阳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的一个故事。
当年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在转移前,酒海井地区有一百多名的红军重伤员未来得及转移,活生生被敌人扔到酒海井里壮烈牺牲。党史资料记载,当时牺牲的红军烈士,最小的只有十几岁,全是重伤员。
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中)孟祥宁研讨会发言
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王晓虹研讨会发言
我经常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太不容易了,是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长征精神
雅昌艺术网:长征组画200多幅,你是如何在两年多时间创作完成的?
崔晓晓:是长征精神激励我完成这组大型组画的创作“工程”。
崔晓晓介绍重走长征路时写生考察的路线图
崔晓晓在长征路上
重走长征路,之于“长征精神”,我有了自己的理解——长征精神是无私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革命理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而这些精神,在今天亦是愈发滋养着我们。
“伟大的长征——崔晓晓大型组画全国巡展(平遥站)”开幕现场,主办方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馆馆长洪和文致辞
崔晓晓在展览“伟大的长征·平遥站”接受媒体采访
伟大的长征·平遥站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观众
为了更准确地在画布上传递长征精神的内涵,我在出发之前阅读了大量党史资料,每到一处,我还十分用心体会当地风俗民情,亦常常参观当地历史革命纪念馆,体悟革命遗迹、遗物背后的鲜血与故事。就这样,两年多的长征路下来,我以长征发生的重要节点、事件、会议为核心,绘制了16幅大型作品,基本图绘了红军长征全过程。
翻越雪山 布面油画 1000x240cm
翻越雪山 局部
崔晓晓创作《翻越雪山》
雅昌艺术网: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这组作品中,你是如何坚守用学术的创作角度来创作的?
崔晓晓:历史题材绘画除了还原历史属性外,体现出创作者的个人绘画表述方式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体现出创造者的艺术观点和审美主张。你有什么样的审美,你就有什么样的审美取向。革命历史题材绘画也离不开绘画语言的个性表现,特别是长征题材,优秀作品很多,如何拉开画风,表述自己的审美样式,我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绘画是造型艺术,艺术家在创作时,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以及表现形式上,应该有自己的语言表述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长征这个主题,作品才有留存价值。
飞夺泸定桥之一 布面油画240x200cm
飞夺泸定桥之二 布面油画 尺寸200x100cm
飞夺泸定桥之三 布面油画 100 x100cm
雅昌艺术网:当艺术创作积累到一定阶段,艺术灵感乍现,急于迸发,创作一蹴而就之后,您仍然反复涂抹修改,以致臻于完美。据说,这种完美有时通过“破坏”画面来实现?
崔晓晓:如《三军大会师》的画面十分斑驳感。三大军会师,长征结束,喜悦的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不同衣着的人物汇拢在一起,这种气氛是画面的核心。这幅作品并没有进行画面的细节刻画,而是以写意的表现方式,以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这一宏大的主题。《三军大会师》这幅作品经过数月反复推敲,我用自制的高粱杆做成的笔进行“破坏”画面,把画面的气氛烘托出来。
名家如是说
崔晓晓创作的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以个性化绘画语言描绘了万水千山,美术评论家们是这样评价崔晓晓作品的。
飞夺泸定桥创作草图之一 纸本水彩 19x14.5cm
飞夺泸定桥创作草图之三 纸本综合材料 28x19cm
这样的结果,是崔晓晓在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上开拓出了一条新路。对此,美术评论家陈池瑜说:“崔晓晓跟以前表现革命历史的作品不一样,他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油画语言特点、表现方法,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以往我们看到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大多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出来的,画面的变形、夸张做得不够好。崔晓晓吸收了西方美术创作特点,及现代哲学、美学观点,在方法上寻求自己的绘画造型语言和表达方式,并没有完全用写实主义的方法创作。在这点上,崔晓晓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三军大会师联欢晚会旧址(甘肃会宁) 布面油画 60x50cm
四渡赤水 布面油画 480x200cm
四渡赤水 局部
四渡赤水 创作草图之一 纸本水彩 39.5x27.5cm
当代美术界表现革命历史有悠久的传统,也产生了一批好作品,崔晓晓的作品是我们当下主题性创作成果里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术评论家黄丹麾说:他采用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将中国写意精神注入油画当中,使作品呈现出极强的视觉张力、强悍的画面色彩和造型力量。“从这组作品来讲,在中国画里是山水和人物的整合,在西方是风景画和肖像、人物画的整合。崔晓晓把两个画种进行了对接,其中有水墨画的浸染淋漓,也有油画的涂抹,他将东西方民族精神进行了嫁接,在中国主题性绘画创作方面开拓了自己的路子”。
四渡赤水战役红一军团干部会议会址(贵州习水) 创作草图 纸本综合材料 27x20cm
突破天险腊子口 布面油画 240x200cm
血战湘江 布面油画 240x200cm
血战湘江 创作草图之二 纸本综合材料 28.5x19cm
血战湘江 创作草图之五 纸本综合材料 19x14cm
美术评论家许向群说:初心如此,画境尤入佳境,但崔晓晓从不以此标榜自己,而完全以学术角度切入创作。“崔晓晓有军人经历,他有党员艺术家的自觉,而且他之前画过西藏和东北乡村题材 ,因此,他的画面中体现出非常厚重、执著,富有激情的表现语言”。
苟坝会议期间****住室旧址(贵州遵义县) 布面油画 60x50cm
过草地 布面油画 240x200cm
娄山关大捷 布面油画 240x200cm
娄山关大捷创作草图 纸本水彩 18.5x14cm
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域,将个性绘画语言注入主题,并构成完备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学术课题。历史题材绘画的属性从某个层面看,注重的是它的还原性和写实性,鲜明的个性绘画语言是否能够与题旨相吻合,是对画家功力与修养的挑战。崔晓晓在长征组画中的史诗性表达,凸显出独特的个性化绘画语言,体现出把控重大题材的气度与能力,显现出了较高的学术品格和水准。历史题材绘画的当代表达,除了还原历史的基本属性外,艺术呈现的深度是考量其含金量的重要元素。崔晓晓富有个性绘画语言的塑造与表达,充分地展现了他在革命历史画创作中的功力和潜力。
三军大会师 布面油画 400x240cm
三军大会师 局部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馆馆长洪和文表示,长征美术作为民族精神的审美构建与国家记忆的史诗图像,在探索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的当代中国历史画创作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崔晓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虔诚的艺术探索精神自觉地沉浸其中并颇有建树,令人信服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伟大的长征,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这样的作品很多,很容易雷同,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有所突破,需要下一番功夫。细品崔晓晓历时几年创作的这些作品,有自己的艺术视角。有自己的生活与积累、有自己的感笔墨语言,又能够吸收百家之长,形成自家风貌,殊为难得。这些作品既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又可以当作历史资料来学习。
军旅情怀
如此“折腾”,于崔晓晓而言,并非心血来潮。
强渡大渡河 布面油画 240x200cm
一九三四年十月“三人团” 布面油画 92x73cm
很少有人知道,已经从事数十年美术工作的崔晓晓曾经当过兵。他自言儿时有两个梦想,一是当一名军人;二是做一名画家,创作以革命英雄题材的组画。于是,1979年中越反击战爆发后,崔晓晓应征入伍,希望能随军南入挺进广西,抵达前线。天公不美,他被分到北京军区边防部队。经过几年锤炼,崔晓晓在思想觉悟上,对革命理想的体会上,产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段从戎经历,也是大型组画《伟大的长征》创作的初衷和由来。
一九三四年十月江西瑞金 布面油画 92x73cm
彝海结盟 布面油画 240x200cm
上世纪八十年代,崔晓晓曾在辽宁教育杂志社任美术编辑和图片记者。和平岁月,崔晓晓“为革命英雄历史人物立传”的想法从未中止。“那时候,我们编辑都有选题计划。我从小崇尚英雄、崇尚军人,长大从军是我童年时代无限向往的未来。犹记得,在刚懂事的时候,每每见到戴有红领章帽的解放军,我总是会走上前仔细打量,发自内心地崇敬他们。英雄的伟岸形象从此在我心中扎根萌发起来”。崔晓晓表示。
长征路上 布面油画 160x130cm
直罗镇战役 布面油画 240x200cm
后来,崔晓晓进入辽宁教育学院,儿时的梦想实现了。作为一名拥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重走长征路,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自己的军旅之路,也是为了在建党一百周年时,用手中的画笔,为中国共产党献一份厚礼。
遵义会议 布面油画 400x240cm
遵义会议(局部)
遵义会议(局部)陈云
这份“礼物”在北京展出结束后,还将巡展至延安、南昌、银川等革命老区红色中心城市。这是崔晓晓的用心所在。他自言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革命老区、红色中心城市人民的朴实、忠厚,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深打动着他。同时,革命老区红色城市仍有当年红军的后代辈,崔晓晓也想通过这次展览,向红军英雄们致敬。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